【資料圖】
馬若虎
幾天前,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舉行,再次吹響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沖鋒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財力保障都要轉移到鄉村振興上來。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產業興旺,鄉親們收入才能穩定增長。這些年,在強農惠農政策推動下,各地因地制宜發展鄉村富民產業,有力帶動廣大農民就業創業、持續增收。小木耳做成大產業、小茶葉長成大茶“業”、小土豆變成“金蛋蛋”……這些特色產業成功的背后,都是經過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精心培育,依靠政府引導,龍頭帶動,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民擰成一股勁,合力讓一個個“土特產”闖出了名堂。
2022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55%以上用于支持幫扶產業發展,截至10月底,全國脫貧勞動力(含監測對象)務工規模達到3270.4萬人。未來,隨著產業幫扶政策持續落實,產業發展再提速、質量再提升,越來越多的農民,將會過上更好的日子。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擺脫貧困,中華民族千年夙愿。夙愿得償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成了鄉村振興的前提。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難點之一,在于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中央曾明確,對脫貧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過渡期內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中央財政將原專項扶貧資金調整為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易地扶貧搬遷續寫“后半篇文章”,駐村干部進行選派輪換……種種接力幫扶,把脫貧人口扶上馬、送一程,讓他們穩得住、有信心。
有了不返貧的基礎,才能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要繼續壓緊壓實責任,把脫貧人口和脫貧地區的幫扶政策銜接好、措施落到位,強產業促增收、多渠道促就業、強基礎促安居,讓脫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成現實。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全國上下一道,甩開膀子、篤行不怠,把鄉村建設得更美,讓鄉親們過更好光景。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