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年流行的卡通手辦盲盒,到各種新生的旅游盲盒、化妝品盲盒、文具盲盒,再到最近的“線上抽卡”“海鮮捕撈盲盒”……尋找商機的商家紛紛用“盲盒”作為促銷手段,甚至有一種“萬物皆盲盒”的說法。近來直播帶貨熱又帶動新一輪“盲盒”式消費,吸引了不少網友關注。
除了直播抽卡、直播抽動漫手辦,線上盲盒近來多了不少新玩法。家住紅橋區的小宋剛剛在網上下單訂了一盒化妝品盲盒,盲盒里有適合她膚質的多種品牌化妝品小樣共7件,以1+6的形式出售,指定有一款面霜,其余6種則是從20余種小樣里隨機入盒。“以前拆過不少手辦盲盒,挺喜歡這種方式,沒想到我愛逛的化妝品平臺也出了小樣盲盒,趕緊入手了一套。”小宋告訴記者。除了化妝品盲盒,記者發現還有文具盲盒、水果盲盒等等,而且盲盒銷售模式也越來越多地從實體賣場搬到了線上。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了銷售實物盲盒,直播平臺上的一些商家還紛紛搭車盲盒模式,來銷售自己的產品。如在網友常刷的一直播平臺,有銷售海鮮的商家改為直播出海打魚,推出“海捕盲盒”,每次下網都有網友在線預訂,一網費用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打上來的海鮮則盡歸這位網友所有。有的打上來超值的魚和蝦,頓時能吸引一大批網友觀看;有的一網上來收獲寥寥,網友只能自認運氣不好。還有的主播現場直播挖礦,如在綠松石產區的河灘用鐵鍬挖碎石,網友在直播間可排隊預訂挖礦盲盒,預訂成功后主播給這位網友現場從河灘里挖三鏟碎石,然后再對碎石逐一篩選,找到的綠松石原石歸預訂網友。記者看到,直播間里數千人同時在線,大家都爭著在線預訂博主下鏟來一單挖礦盲盒。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盲盒這種模式不斷推陳出新,并吸引眾多消費者?記者從一份某機構發布的盲盒經濟洞察報告中了解到,起源于日本福袋模式的盲盒,早期以集卡形式引入國內并風靡一時。隨著潮流玩具的興起,商家將潮玩IP手辦與福袋這種購買方式融合,盲盒因此應運而生。如今盲盒經濟正處于爆發期,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300億元。從盲盒消費者地域分布來看,天津在全國排名第三,位列上海和北京之后。盲盒這種模式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入手價格不高,玩法有趣,拆盒時附贈強驚喜感,帶來的強社交屬性,以及可能收獲比商品價值更高的收益,這種強溢價性是盲盒受歡迎并逐漸出圈的法寶。
作為一種新出現的商業模式,盲盒經濟迅速走紅,還形成了獨特的圈層文化,盲盒愛好者們聚集在一起,創造出“熱門款”“隱藏款”“雷款”“端盒”等圈子術語。同時,衍生出盲盒開箱、盲盒測評、盲盒攻略等主題短視頻成為熱門,甚至新型職業“改娃師”也隨之誕生,給娃娃整容的“妝娘”,月收入可達上萬元。(鄭妍)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