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要像沒頭蒼蠅式的,在鎮上、市里跑3—6個月,才能拿到宅基地批復,現在村都不用出,10多天就批下來了?!?月1日,高密市姜莊鎮聶家莊西村村民聶玉志看著新蓋的新房,非常開心。
鎮建房辦的工作人員(左)指導協管員填寫建房審批材料。
蓋房子是農民的人生大事,但在現實中,普遍存在“建房者不知道怎么申請”的問題,而各個環節的管理者則“不知道該不該管、怎么管”。結果,農民建一座房屋,審批程序復雜繁瑣,周期長的要達半年。如今,這些問題在高密市已經得到解決。
(相關資料圖)
農村宅基地管理散亂、弱化,根子出在缺少宅基地管理的相關規定、文件。農村宅基地管理職責交叉分散、邊界不清等問題長期、普遍存在,尤其是利用村內存量建設用地建設住宅的審批,同一縣市區的不同鄉鎮間,審批材料、審批程序要求不一,導致農民新房建成后,因缺少相關材料,難以辦理不動產權登記。還有的鄉鎮、村鉆“無章可循”的管理漏洞,私自審批宅基地,造成違法占地、一戶多宅現象頻頻出現,損害了農民利益,影響了村莊和諧。
鎮建房辦工作人員組織相關單位進行現場踏勘。
為切實解決“如何申請、怎樣聯審、誰來監管”等問題,2021年,高密市探索印發了《高密市農村宅基地審批和建房管理實施細則》(下稱細則)。
一份細則定權責。細則明確劃分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水利局等相關部門和14個鄉鎮之間的宅基地管理權限和辦理期限,全面理順各自職能職責,讓各部門、單位做到各司其職,統籌協調做好農村宅基地審批工作。
一套制度抓落實。細則要求,建立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和各鎮街區政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定期調研督查、協調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督促指導鄉鎮審批服務和日常監管,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鄉鎮成立農村宅基地和建房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經管站負責審查申請人的申請資格是否符合規定;自然資源和規劃所負責審查擬用地是否符合規劃;建房辦牽頭辦理農村宅基地審批的具體事項。村級參與村民宅基地審批和住房建設的資格認定、審查、放驗線及竣工驗收工作,并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及時發現并處置農村住房建設違法行為。
有了細則,高密農民申請建房再也不用東奔西跑。
一份細則優流程。細則規定“農戶提出申請、小組討論公示、村級組織審查、鄉鎮建房辦審核踏勘、鄉鎮政府審批”5項流程,清晰標注每個流程所需材料、審核要點、業務環節和辦理期限。
一個窗口提效能。14個鄉鎮設置農村宅基地審批咨詢窗口,村級設立農村宅基地協管員,村民提出申請后,協管員全程代為辦理。整個審批過程規范、透明,從源頭上杜絕了人情建房和一戶多宅等違規現象的發生。
到目前,全市累計審批宅基地297宗,實現了宅基地審批服務管理的便民、規范、合法、公開、公平,提高了群眾滿意度。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郭杰 通訊員 王紅蕾 李婷婷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