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資訊頻道 > 聚焦 > 正文
津村到底申請了什么專利?并非中藥經典名方
2025-06-23 17:14:31 來源:今日熱點網

隨著中醫藥的影響力不斷擴大,關于“中藥專利”的討論也愈發熱烈。其中,有關“日本搶注中藥專利”的說法,在網絡上不時引發爭議,引起不少公眾的情緒反應。那么,這些說法是否屬實?我們該如何理解傳統藥與專利之間的關系?

在討論之前,有必要澄清一個誤區,也就是中藥經典方劑與現代專利制度之間的基本界限。按照中國現行《專利法》的規定,專利申報需嚴格遵循“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三項基本原則。而流傳千年的中國經典名方,如《黃帝內經》《傷寒論》和《本草綱目》中所記載的方劑,由于歷史悠久則不具備“新穎性”,從法理上講并不能被申請為專利。這也就意味著,經典名方屬于人類共享的文化財富,所謂“搶注中藥專利”的行為并不成立。

網絡上的謠傳很可能是源自對日本OTC漢方制劑品種數的誤讀。2012年,日本厚生勞動省把OTC漢方制劑目錄的品種數由原來的210個處方改為294個處方,但這并非是“專利認證”,而是基于已有共識的處方藥申報管理體系的正常變動,與發明專利制度無關。因此,這一制度下的處方數量被解讀為“搶占中藥專利”實屬冤枉。

事實上,真正能夠申請專利的,是生產工藝和技術創新。在漢方藥領域,以龍頭企業津村為例,與傳統藥相關的《漢方藥硬膠囊制法》專利,是通過技術手段創新,將傳統煎煮型中藥以更易攜帶和服用的現代劑型呈現,實現了“古方現代用”。本質上,這種專利并不涉及傳統方劑核心配方,而是對其生產方式和藥品形式改良的認可。

在傳統藥國際化的過程中,這類創新無疑是具有參考價值的。中醫藥凝聚著中華民族深厚的醫學智慧,但要真正被世界理解與接納,還需以現代語言進行有效轉化與表達。這既需要堅守本源,也需要不斷拓展應用路徑。津村的做法,正是嘗試以現代科技手段賦能傳統藥物,使其在當代語境下煥發新的生命力。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堅定并增強文化自信。中醫藥根植于中華文明的深厚土壤,是幾千年經驗與理論的積累和沉淀,既無法被任何國家或機構“搶占”,也不是靠注冊專利就能輕易復制的智慧結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部參與是不可逆的趨勢,與其陷入過度警惕和情緒化,不如以理性視角加以審視,借鑒其中有益經驗,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推動中醫藥更好地走向世界。

總而言之,日本并未“搶占”中藥專利,津村等漢方藥企業所申請的也主要是圍繞技術改良與工藝優化的創新專利,而非經典方劑本身。對于中醫藥而言,我們既要守住中醫藥的獨特性與原創性,也要積極探索將其以更科學、更可理解的方式呈現給世界。在這條走向國際的道路上,文化自信與技術創新缺一不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