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騰訊最新財報出爐。2022年全年騰訊實現營收5545.52億元,凈利潤(Non-IFRS)1156.49億元,四季度騰訊單季營收1449.54億元,凈利潤(Non-IFRS)297.11億元,同比增長達到19%,恢復兩位數高增長。
2022年騰訊營銷費用持續下降,并聚焦核心業務,提升效率,下半年連續兩個季度利潤表現企穩回升。
在年末特殊環境下,四季度騰訊多項業務表現穩健,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收入在高基數等因素影響下,收入同比微幅下降,但環比保持增長,收入占比突破33%,再次成為騰訊第一大收入板塊。在發展數實融合業務中,該板塊全年保持穩健增長,實現收入1770.64億元,創歷史新高。
2018年騰訊明確產業互聯網發展戰略,2019年一季度首次披露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板塊收入,經過四年投入發展,囊括產業互聯網業務的這一收入板塊成為騰訊穿越行業低谷期的“穩艙石”,與社交、游戲為代表的增值服務板塊輪動發展。
投入AI及云基礎設施,深扎實體助力To B業務“提質”
過去一年騰訊產業互聯網板塊進行了內部業務和架構調整,將“健康可持續”作為增長目標,放下規模追求質量,發展路徑進一步明確,經營質量進一步提升。財報顯示,騰訊進一步減少虧損業務并優化成本,同時專注于利潤率更健康的自研 PaaS解決方案,如音視頻云和數據庫。
在去年底舉行的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騰訊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明確定位:騰訊以數字化助力實體產業的目標,將竭盡所能做好企業“數字化助手”,推動數實一體,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助力數實融合需以數字技術為支撐。騰訊近兩年多次強調對全真互聯、AI等前沿技術和自研底層技術的儲備。
騰訊也在財報中對人工智能等技術表態,強調騰訊正在投資于人工智能的能力和云基礎設施,以擁抱基礎模型的趨勢,相信這將有助于提升現有的產品與服務,并探索和推出新的產品。
目前騰訊已發布面向AI推理、視頻處理與高性能網絡不同場景的三款自研芯片。在AI大模型(預訓練大模型)領域,騰訊混元AI大模型覆蓋NLP(自然語言處理)、CV(計算機視覺)、多模態等基礎模型和眾多行業/領域模型,并推出萬億中文NLP預訓練模型。
在將AI、全真互聯等新技術應用于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騰訊與合作伙伴聯合,打造了諸多技術標桿案例,也進一步拓展可復制的產業數字化解決方案,創新高質量收入來源。
例如在工業質檢領域,騰訊優圖實驗室通過自研的AI質檢算法,在小樣本或者無樣本標注時,達到90%成功率的識別。騰訊工業質檢解決方案已經服務了富馳高科、寧德時代、立鎧精密等眾多客戶,打造了超過10個細分領域外觀檢測的解決方案,年累計交付超過100臺外觀檢測設備。
工業富聯深圳工廠則以騰訊WeMake工業互聯網為數字化底座,實現全自動作業,其工業制造的能力還以微服務和工業App的形式輸出,提升生產效率,實現智能制造。在智能制造領域,騰訊WeMake已服務43萬家制造企業、覆蓋26個行業、開放5000個工業App、工業模型數量達5300個、設備連接數量350萬臺。
騰訊云智能已經在金融、工業、傳媒、能源、交通、消費電子等諸多領域落地解決方案,通過打造技術標桿諸多行業解決方案已經實現可復制應用。
在數字化工具產品方面,騰訊則聚焦做好“平臺型產品”,目前已輸出包括企業微信、騰訊會議、騰訊文檔、騰訊企點等在內的400多款自研企業級產品,幫助各類企業降低數字化門檻,多個明星產品都獲得了較高的市場份額。
一方面是平臺型數字化工具和產品,另一方面是深扎場景的定制化、可復制行業解決方案,再加上開放、共創、共贏的產業生態,騰訊產業互聯網“求質”增長路徑進一步明朗。
海通證券分析,企業服務中騰訊持續縮減虧損項目并專注于自研產品,毛利同比大幅提升,積極發力非互聯網用戶,特別是發展模式偏重線下的實體行業,相關收入占比將有所提升。
數字化技術儲備和產業互聯網業務都離不開持續的長期投入。財報顯示,騰訊2022年研發投入達到614億元,同比增長18%,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019年以來,騰訊累計研發投入超1800億元。
To C基本盤穩固,2023年游戲板塊有望接力復蘇
在To C傳統強項板塊中,2022年騰訊游戲板塊也經歷了2018年版號危機以來最嚴峻挑戰的一年。去年底雖然版號重新獲批,但玩家消費意愿仍偏弱,游戲行業繼續承壓。
四季度騰訊本土市場游戲收入279億元,同比下降6%,國際市場游戲收入139億元,同比增長5%,帶來新收入增量,收入占比顯著提升。
根據中國游戲產業年會數據,2022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658.84億元,同比下降10.33%;游戲用戶規模6.64億,同比下降0.33%;自研游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73.46億美元,也同比下降3.7%。騰訊游戲整體表現仍好于行業大盤數據。
成立已有一周年的騰訊國際游戲業務品牌Level Infinite成功發行了多款新游戲,帶動游戲業務在國際市場的收入保持增長。Level Infinite 2022年在海外先后發行《幻塔》國際版、《勝利女神:妮姬》等新游,其中《勝利女神:妮姬》推出10日后在全球全品類手游中按流水排名第一,上線3個月下載量突破2500萬,根據Sensor Tower數據顯示,該游戲上線首月收入便突破1億美元大關。此外,隨著《Honor of Kings》3月8日正式登陸巴西市場,將助力游戲進一步打磨版本體驗,為后續海外其他區域上線打下更堅實基礎。2023年騰訊將迎來多款新游上線,海外市場也有望進一步持續創造增長。
目前市場對2023年騰訊游戲板塊的復蘇預期強烈。天風證券分析,騰訊游戲迎版號豐收,獲多款重量級游戲版號,游戲供給改善可期。新一批版號中包括《無畏契約》、 《寶可夢大集結》、《重生邊緣》、《命運方舟》、《饑荒:新家園》、《大航海時代:海上霸主》,騰訊游戲新獲取版號的數量和“商業化質量”明顯提升,后續供給彈性進一步改善可期,新游戲潛在體量可觀,預計上線后有望帶動騰訊游戲收入增長企穩回升。
同時,除新游帶來的火爆效果之外,騰訊目前核心游戲《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穿越火線》等流水增長穩健,長線化運營增長生命周期。
2022年騰訊未成年人游戲時長大幅下降。從2017年開始,騰訊游戲逐步搭建和完善未成年人保護體系,通過強化實名校驗、采用人臉識別驗證攔截等方式,持續加大未成年人保護措施。2023年2月13日,騰訊游戲正式宣布,未成年保護措施進入4.0新階段,與過去包括游戲防沉迷在內的未成年保護措施不同,現階段更希望超越“限制主義”,以“疏導”的方式,幫助青少年全面發展、健康成長。這也意味著,騰訊在防沉迷等措施上已經做足了功課。
2021年時,騰訊國內未成年人游戲時長占比已下降至0.9%,游戲流水占比下降至1.5%。中金公司分析,需求側看,不論是國內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宏觀環境的影響,還是海外線上時長減少,負向因素基本已在2022年消化殆盡。
中金公司直言,騰訊游戲業務的“至暗時刻”已迎來轉機。國內游戲仍然是騰訊與其社交底座契合最成功的業務,在海外市場,騰訊以開放的心態對全球游戲工作室進行廣泛布局,保持對全球游戲市場的敏感性,以快速捕捉其成長機會。
整體看來,在To C板塊,微信基本盤穩定,視頻號商業化釋放增量,騰訊游戲產品周期也逐步走出低谷開啟新一輪健康發展。
在To騰訊產業互聯網板塊,經歷一年的戰略調整后,SaaS等平臺型產品商業化和行業解決方案的持續打造有望釋放更高毛利、高質量收入增長。騰訊廣告業務也在視頻號帶動下創新增長。天風證券指出,騰訊在社交流量以及核心業務層競爭格局穩固,中期基本面恢復較高增長的基礎扎實。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