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喜歡或者不喜歡2022年,有一件事是真的,再有大約30天,2022年真的要過去了。關鍵是,你在2022年得到了什么?時間流逝的節點,給了我們反思的機會。站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每個人都可以問問自己,此刻是更清醒還是更困惑了?
對于很多曾經高速發展,享受過時代紅利的企業來說,2022年或許是讓人困惑的。因為曾經的發展模式不再有效,舊時代的法則失靈似乎正在成為常態。大而不倒,規模為王,可以說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40多年時間里,成為了通用法則。但是到了2022年,很多企業逐漸意識到:“踏實地活著才是最高的藝術”。
繼房地產龍頭萬科、科技業龍頭華為之后,信用卡龍頭招行信用卡也在20周年之際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活下去,活得久一點,活得好一點”。這個目標沒有“寒意”,它并不是要唱衰即將到來的2023年,只是一種清醒而已。
2022年已經擁有超過7000萬持卡人的招行信用卡,需要如此謹慎嗎?如果有人對這種“清醒”表示懷疑,那僅僅是因為他不知道,招行信用卡曾多次擊中未來。
信用卡行業曾經是典型以規模“論英雄”,企業把“做大”作為首要任務,忙著沖刺千萬發卡軍團,躋身萬億俱樂部。可惜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誰在堅持。在信用卡新規、疫情等多重因素疊加下,不少信用卡企業紛紛勒緊了褲腰帶,調整區域組織架構、收縮營銷費用,“瘦身”求存。作為各家銀行零售轉型的主陣地,今后的信用卡業務究竟會是什么模樣?素有“零售之王”之稱的招商銀行似乎最有發言權。
要晴天修屋頂,而不是雨天補房瓦。這并不是招行信用卡第一次“預見”未來。早在2019年,招行信用卡率先提出“信用卡行業進入下半場”,引發業內震動。如果把視線拉得更長,招行信用卡從2002年誕生伊始,就一直在試圖讀懂未來,押注趨勢。正是由于在幾個關鍵時刻“看到了”關于未來的趨勢,才有了今天的招行信用卡。
和世界一家
是時候訂張機票,出去走一走了。
這句話或許是疫情持續三年之后,很多人在內心對自己說的一句話。其實在20年前,很多中國人也說著同樣一句話。因為一條期待已久的新聞: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WTO)。
這意味著,中國人有著更多更充分的理由,去更遠的地方看看。
從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真正的充分開放,要從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WTO)開始算起,很多跨國公司開始摩拳擦掌準備進入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市場。同時,中國的企業和產品也開始更多地走出去。
20年后,當人們回顧中國加入世貿的成績單時,會發現今天的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從2001年的4.22萬億元人民幣增至2021年的39.1萬億元,年均增長12.2%,貨物貿易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中國入世這20年的發展,有很多因素助力,其中信用卡帶來的支付便利性,功不可沒。
正如當年中國入世時WTO總干事伊維拉所說,“沒有中國,世貿組織就稱不上是一個國際組織”。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前后兩年,招行信用卡也正在從0到1的路上。2001年12月12日,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的第二天,招行信用卡中心在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民生路600號正式起航。這當然不是一個時間上的巧合,而是對時代潮水方向的一次重要預判。
招商銀行意識到,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雖然入世談判一波三折,但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只是時間問題。一旦談判成功,中國“入世”必然會促進對外貿易、商務、留學、旅行等多元需求的快速成長,將有越來越多的國民開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以前國人出國需要攜帶大量現金,既不安全,也不高效,走出國門必然要與世界慣例接軌,因此信用卡產業的大發展指日可待。
早在2000年,招商銀行正式發布《(2000-2005年)中期發展與管理戰略》。針對個人銀行業務,時任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提出:“從戰略上考慮,發行信用卡可以增強核心競爭力,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有利于實現打造百年招銀的長遠發展”。
說干就干。2001年,招商銀行確立與中國臺灣地區的中國信托商業銀行合作,引入中國臺灣地區的專家作為顧問幫助招商銀行組建信用卡中心。招行信用卡中心成立后,這也是國內第一家集發卡營銷、商戶管理、清算運營、風險管理等于一體集中運營的信用卡中心。2002年12月3日,招行信用卡在北京嘉里中心舉行首發儀式,“免抵押、免擔保,一卡雙幣、通行全球”,中國首張國際標準信用卡正式發行。
回到2002年,那時候走出國門,還并不像今天這樣,可以是一個年輕人說走就走的旅行。由于出國帶著信用卡飛往全球各地的,往往是跨國公司的中國雇員們,以及希望能夠開拓海外市場的中國公司管理者們。于是,2003年6月1日,招行信用卡在國內率先推出“境外消費、人民幣還款服務”,持卡人通過24小時免費服務熱線,就可授權招行信用卡中心人民幣購匯還款,這極大改善了持卡人境外消費的還款難題。
同時,招商銀行以“早一點”的戰略洞察,讓招行的國際信用卡產品進入了很多“國際小飛俠”們的錢包里。2003年7月,招商銀行與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聯袂打造具有里程積分功能的“國航知音信用卡”。這是國內首張聯名信用卡,開啟了信用卡跨界聯名、合作共贏的新模式。這一年,招行信用卡發卡超過60萬張,一舉刷新亞太地區信用卡發卡新紀錄。
一張小小的卡片,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安全、便捷,更重要的是與國際接軌的消費方式,加快了中國經濟融入全球化發展的新速度,刷新了國人的消費觀念,也讓“信用”的理念在國人心中萌芽,成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鋪路石。
早一點,快一點,好一點
現在,不僅是已經到來的世界杯,出國自由行、看明星演唱會、參加學術論壇,都已經變得稀松平常,因為國際交往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更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但20年前,能讓一個普通人請假出國而且被批準的第一目的地,是韓國和日本。因為中國隊史無前例地打入了2002韓日世界杯。無數中國球迷隨隊來到了韓國和日本。
正如招行推出第一張信用卡的時候,很多人還是把它看作一個支付工具。而且在信用卡存在多年之后,人們也未必真正理解信用卡對生活的意義,畢竟,看穿未來發生的事,總是困難的。
我們不妨讓時間回到2014年8月的一個下午,招行信用卡員工小丁在來安路686號的咖啡廳里,再次努力向星巴克的負責人推銷一款叫“特惠通”的移動點單產品(類似O2O業務的第一代系統)。按照領導的設想,他需要說服以星巴克為代表的一批品牌商家把線下支付業務向線上遷移。
這仍舊是一次失敗的拜訪。但不要緊,兩個“年輕”的品牌,他們背后站著的是同樣渴望更好生活的年輕人。
小丁和星巴克負責人也沒有想到,在9年后的2022年,招行信用卡的掌上生活App已經和星巴克擁有了近300萬的聯合會員。
招行信用卡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游說星巴克,讓兩個品牌走到一起?招行信用卡又看到了什么?
首先是移動支付的大勢所趨。
小丁彼時可能都沒有意識到,他要銜接的不是兩家公司的業務,而是彼此仍舊有些陌生的兩個陣營,線上和線下。那時候,連O2O都還是一個小眾的概念,更多指的是跑腿業務,而不是今天的全渠道。
如果有時光穿梭機,我們倒回去那個年代,可能會發現其實未來的大門就在不遠處招手,只是當時的人難以一下子看透未來。2014年被稱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元年,瘋狂的“百團大戰”用堆砌資本的代價,讓億萬用戶培養出線上下單并完成履約的習慣。
早在2015年4月16日,招行信用卡組建孵化團隊,創建了“飯票、影票”O2O消費模型,開啟了移動互聯時代信用卡與生活消費的全新連接。之后兩票產品持續迭代,不斷推出餐飲代金券、一招過買單、在線選座、招牌惠小程序、品質外賣等消費功能,滿足不同場景下的客戶需求。其中飯票“周三5折”、影票“19.9元起觀影”等成為兩票的王牌活動。
截至目前,兩票在線合作品牌已超過3萬家,連接10+萬家品質商戶;在線影院超過1萬家,覆蓋了全國超過300個城市的餐飲、電影、商超便利等零售消費場景,年服務客戶數超過2000萬戶、年消費金額超過100億元。
其次,不僅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國門,同樣也有很多舶來的產品和背后的生活方式,正在被當下的年輕人接受、習慣,變成每日生活常態。
星巴克帶來的不僅是咖啡,還有著名的第三空間。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中,很多城市白領已經習慣了坐在咖啡館里談論自己的工作。招行信用卡也看到了這一點。
而經過不懈的努力,2015年,招商銀行說服星巴克加快從線下門店向線上移動轉移的步伐。而就在那一年,咖啡館在中國經濟體中扮演了一個新的角色,無數創業者和投資人在咖啡館面對面,談論自己的創業夢想,咖啡館這個載體有了新的內容。而招行信用卡,在促成咖啡文化和產業發展過程中,又一次踩對了潮水的方向。2016年招行信用卡成為唯一一家讓星巴克接受掃碼的銀行信用卡,掌上生活目前也是唯一一個和星巴克底層會員系統打通的銀行App。
“年輕人喜歡誰,我們的用戶喜歡誰,我們就要和誰在一起”,這是招行信用卡一貫的主張。
和有成長力的消費人群在一起,是招行信用卡不變的地方。伴隨著國潮品牌的崛起,年輕人追捧的不僅有舶來品更有中國風。2020年12月,招行信用卡攜手B站推出了bilibili聯名信用卡,將國風、二次元等元素進行全新演繹,以獨特視角重構與年輕人的連接,支持年輕人擁抱熱愛,擁抱生活。
此時發行的小小卡片,不僅是工具,不僅是生活方式的推介,更是與一代人情感和價值觀的共振。很多品牌感覺很難把握Z世代,招行信用卡根據自己的數據洞察,提供了很多新的視角,比如如何理解年輕人的熱愛與自由等。
招行信用卡發現,對于當代年輕人,興趣契合尤為重要,他們的興趣點更多元、個性,這是變化。不變的地方在于他們始終需要新的生活場景,只不過這種場景更加科技數字化。
回看這20年,招行信用卡做對了什么?總結起來,大概是早一點,快一點,好一點。比別人早三五年知道市場需求的變化,就是早一點;然后快一點研究適應需求的產品,就是快一點;然后把它做到最好,這就是好一點。等到三五年后自己成功了,別人開始想做這件事了,自己的競爭力已很強,有了基礎、品牌、實力,別人很難與之競爭。所以關鍵就在于對未來的判斷。
連接億萬人的生活•消費•金融
時至今日,消費一杯咖啡已經是很平常的行為,國內信用卡的發行量已經突破8億張,信用卡產品設計日趨完善。無論咖啡的消費還是飯票的出現,都從另一個層面證明了信用卡的價值。它帶動的小額高頻消費,同樣可以是剛需消費的潤滑劑。就如同招行信用卡所言:“我們的優勢是有足夠大的規模,所以可以主動承擔起這個社會責任,通過打造最好的產品和服務,用客戶喜聞樂見的方式,成為連接商業和客戶的紐帶。”
聚沙成塔,當這種匯集的力量足夠強大時,它是可以幫助新興產業成長的。
信用卡的崛起,本質上是中國過去20年消費升級帶動產業升級的必然。信用卡也因此迎來一段高速發展期。這種高速發展,不僅是消費場景、消費方式越來越多樣的反映,也是產業發展的結果。
當供給側和需求側都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就像一個蹺蹺板游戲,平衡是剎那間,不平衡的時刻更多。而某種程度上,信用卡帶來的分期支付方式,對于新產業的供給和需求的匹配,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
2013年,特斯拉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那個時候,對于這家公司的創始人馬斯克,很多人還不熟悉。
更大的背景是,彼時新能源汽車的概念剛剛開始冒頭,中國汽車產業經過多年發展,私家車數量已經連上臺階。北京從2011年起實施以搖號方式分配車輛指標的措施。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一線城市新車的供需已經開始來到拐點時刻。從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但是從當時的情況看,特斯拉的市場推廣顯然需要助力者。
在此之前,經了解,特斯拉曾向中國市場的潛在購車用戶們發起了一場調研,詢問客戶對哪家金融機構最為青睞,最后招商銀行成為了客戶們票選的第一名,特斯拉也遵循客戶的選擇,在2014年與招商銀行牽手汽車分期合作,這是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第一家合作銀行。
客觀地說,時至今日,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汽車無論外資品牌、本土品牌,也一直是在爭議中前行,不斷尋找著安全性與技術進步的結合點。市場上多數人的選擇,也還是傳統能源汽車。在這個時候,新與舊的界限不是那么涇渭分明的。你不能說開燃油車的人,就是不支持新能源的舊勢力。
有些趨勢確定是未來,但是它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獲得市場和用戶的認可。特別是以技術為基石的產業變化,也需要假以時日,用扎扎實實的先進性來打動市場,而不是僅僅因為“新”。
在這個時候,誰愿意與新的技術和行業趨勢堅定站在一起?坦白說,先邁出這一步的人,需要堅定和耐心。
活下去,活得久一點,活得好一點
外界觀察信用卡的發展,更容易看見的是微觀視角,是用戶視角。但是事實上,招行信用卡很多時候都在以更廣闊的視角去看待消費和產業的變化,他們看到的不止于個體,還有產業的暗流涌動。
當2022年即將過去的時候,人們非常渴望知道,未來的中國會發生什么,這一次招行信用卡又看到了什么?
讓人們從過去的慣性中脫離出來并不容易。正如世界上沒有永動機一樣,中國正在邁入新的高質量增長時代,同時,國內信用卡市場的增長,也進入緩步增長的下半場。
2018年,受宏觀經濟變化趨勢的影響,國內信用卡行業在面對流量紅利消失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擠壓之下發展逐漸趨緩,信用卡行業進入“下半場”。與此同時,隨著個人消費金融的強勁發展,過度授信、多頭借貸帶來了信用卡行業的風險隱患,“不良高發、獲客難”成為制約行業健康發展的新困局。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蔓延,中國信用卡行業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面對“生存法則”的悄然生變,招行信用卡率先選擇“向前一步”,堅定戰略轉型,堅持“提質、促活、穩量”的發展策略,進一步優化客群、資產及區域組合,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開啟“存量時代”的突圍之路。
所謂存量突圍,不等于存量博弈,搞價格戰爭奪客戶這一套。雖然大的時代進入了存量時代,但是招行信用卡希望讀懂未來的努力從來沒有變。 不久前,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劉鶴發表署名文章《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文章指出,“近來我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2020年以來黨中央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把發展的基點牢牢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礎上。這就要求我們統籌謀劃擴大內需和優化供給,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適配性,打通經濟循環卡點堵點,推動供需良性互動,在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
這些年我國一直在談供給側改革,劉鶴副總理在文章中提到“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適配性”,從信用卡行業的角度看,招行信用卡一直希望與代表國家未來的人在一起,也是給代表先進生產力的優質人群提供更好的金融工具,提供高質量生活的確定性。關鍵是,現在哪些人最需要這樣的工具? 招行信用卡始終在尋找符合歷史潮水方向的新產業動向,并找到產業中最需要信用卡的人群。在先進制造業這個方向上,招行信用卡認真研究了30余個制造業子類,根據對中國經濟發展未來的研判,招行信用卡發現,其中有十幾個產業值得重點關注。五年前中央提出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提法后,已在長三角一些城市里,出現了例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醫藥和生物制藥產業鏈等不同的產業集群。很多高端人才以高端制造業從業者的身份落戶在這些新興的城市里,這里面也存在新的發展機會和服務機會。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招行信用卡會加強對這些人群的覆蓋和服務,一方面為自身的發展找到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也可以為中國經濟的持續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回看這20年,信用卡究竟是什么?招行信用卡認為,本業就是支付和消費信貸。是工具,也是生活方式,和對未來確定性的價值觀。信用卡需要始終和代表經濟發展方向的人在一起,并連接人們喜歡的消費方式、場景和品牌。這一點,從未改變。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