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Zipline與盧旺達政府合作推出了無人機血液運輸服務,旨在解決盧旺達醫療資源短缺的問題。在盧旺達,83%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傳統來說,當發生緊急情況時,大多通過公路運輸的方式將血液運送到當地醫院,這樣的運輸模式有一半的耗時都在兩個小時以上。Zipline通過無人機的方式將血液從配送中心飛到當地機構,并使用降落傘投遞,投遞后無人機自動返航,這一案例在當時引起了巨大轟動。
2022年4月,作者Nisingizwe在《柳葉刀·全球健康》(The Lancet Global Health)醫學雜志上分析了2017年至2019年期間的近13000份無人機配送訂單,結果顯示,一半的訂單用無人機運送的時間少于41分鐘,相較于公路運輸的120分鐘,加快了60%的時間。在調查的20家醫院中,有14家醫院的血液運輸速度優于地面運輸,3家醫院兩種配送方式速度相差不大,而其中有3家醫院利用無人機配送的速度慢于公路運輸,最大相差了34分鐘。對于這個現象,來自中國杭州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專家團隊結合自身實際運行情況進行了深入剖析并于7月在《柳葉刀》(The Lancet)醫學雜志上發表了相關成果評論。
文中提到,無人機血液運輸具有快速、安全、不受道路和交通問題影響的優點。自2021年3月開始在杭州與迅蟻科技聯合部署實施無人機血液運輸系統后,通過9個月的運行數據表明,使用無人機進行血液制品交付可將整體時效縮短50%。但面對長期發展,浙大二院專家團隊認為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受限于電池與產業鏈發展,目前可用的多旋翼無人機最大航程較短,一旦出現實際距離超過無人機最大航程的情況,就需要通過中轉站點更換電池進行補能;如遇大風等天氣以及較高高度的飛行,無人機功耗將會增加,再次縮短電池的使用效能。其次,在城市無人機運行場景中,機場、鐵路線、自然保護區與高層建筑范圍大且密集。在當前國內政策要求下,無人機在運行過程中需要避開這些重點區域,這就導致了部分航線無法按照最短直線距離劃定,延長了配送時間。
事實上,浙江的應用場景與非洲盧旺達并不完全相同。由于盧旺達地廣人稀,基礎設施較為薄弱且難以大規模設立無人機起降區域。Zipline在盧旺達使用固定翼無人機,降低無人機的載重以換取更大的航程;同時,采用降落傘投遞的形式,縮短了無人機起降所需的時間。而杭州擁有1200萬的人口,基礎設施建設能力較強,市內配送距離較短,且由于地面環境復雜不適用于降落傘投遞的配送方式,因此浙江杭州所采用的多旋翼物流無人機更適宜城市場景的應用。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對于無人機血液運輸的解決方案更從實際出發,能進行大規模復用,未來的發展也更有潛力。
據悉,今年年內,民航局將出臺《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條例》。該條例本著軍民融合、管防結合、空地聯合的思想,對無人駕駛航空器規范駕駛提出要求,也是首次從國家戰略層面對無人機管理與發展做出部署。該條例的發布有助于各地無人機企業機構健康發展,促進企業技術革新,規范運行航線,提高整體運行效率。我國的無人機醫療場景應用必將在宏觀的管理監測下健康地蓬勃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