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砥礪三十年,魅力新孝昌。從1993年建縣到如今“三十而立”,從昔日鄂北小城到“中國最具幸福感縣市”,歲月如歌,隨小河流淌,春華秋實,在花園綻放,蝶變芳華,澴川見證。孝昌,是鄉愁記憶中的夢里老家,是壯歌以行的時代樂章,是如詩如畫的絢彩風景。孟宗故里,夢里花園,偕時與日新,風起正揚帆!
一片葉,蔓發在碧綠的田野,播撒生機和希望。“孝昌太子米”千年醇香好滋味,“七仙紅桃”遠銷海外美名揚,“楚天鳳凰山茶”余味悠長,新龍“苗木之鄉”景美業旺。無論是帶動310戶村民致富的韻鶴生態園,還是千畝美田香村漫卷迷迭香,無論是紅悅谷的巾幗創業故事,還是李時珍藥業的中藥材產業鏈,都為“綠色崛起、山區強縣”聚勢賦能。綠滿孝昌,山川如畫,河湖安瀾,賓至忘返。孝昌以綠色發展為底色,以生態保護為紅線,守護碧水、藍天、凈土,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夢想照進現實。
一條路,延展于蔚藍天幕下,通達詩和遠方。“要致富,先修路”,從先前為數不多的等級公路到“兩縱兩橫五循環”,從砂石路、等外路到“四好農村路”“最美鄉村路”,十里苗木長廊通聯“致富路”,觀雙線串連暢美“風景線”,交通驛站打通鄉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修一條好路、造一線美景、活一方產業、富一方百姓。30年來,孝昌工業華麗轉身,“從弱到強,從大而全到專而精”,撐起縣域經濟脊梁。工業總產值從建縣之初的3億多元到如今近150億,從只有印刷、木器等小型加工企業,到惠洋電器、全成信等規上工業企業云集,“一區三園”集優成勢,專精特新“小巨人”孵化培育,機械電子、循環經濟、生物醫藥、新能源四大產業集群跑出發展“加速度”。無論路網蛻變還是工業崛起,思路決定出路,眼界決定境界,格局決定結局,錨定方向、不等不靠、實干篤行,發展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一座城,厚植人文情懷,指引幸福的方向。漫步在小河鎮,新古八景相映成輝,文化客廳博古引今。孝昌實施“擦亮小城鎮”行動,投入5.39億真金白銀,打造小河明清古街、王店紅色傳承、周巷苗木花卉等特色功能鎮區。推進城市更新,新建口袋公園、停車場、新能源車充電站等公共服務設施,做好“天大的小事”。“五城同創”提品質,“專項整治”補短板,共創優美人居環境。科技賦能基層治理,“智慧社區”與群眾面對面,“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城”,城市大腦場景應用加速。孝昌在全局上謀劃,于關鍵處落子,教育提檔升級,健全醫療保障體系,興盛群眾文化文藝。如今的孝昌,城市管理更精細,基礎設施更完善,能級提升高“顏值”,和美宜居有“品味”,人民生活更“幸福”。
一群人,求索漫漫征途,共筑初心夢想。孝昌是孟宗故里,自古民風淳樸;解放戰爭時期,磨山打響中原突圍第一槍;1949年5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孝昌花園鎮成立。“孝”道傳承,“紅”色基因,創“新”驅動,“實”干打底,鑄就今日魅力新孝昌。磨山史館憶往事,張玉義工作室傳非遺,傳統里蘊藏著時光印記;真誠是最有效的溝通,孝昌組織7批300人次赴常州光大環境參觀,科學營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釋放惠民紅利;光伏發電與苗木種養并舉,信義光能創新增效辟蹊徑;青山村茶旅融合打造知青文化點,新崗村“十分鐘服務承諾”一呼百應,槽門灣黨建引領共同締造深入人心。一方熱土孕育偉大人民,一心為公踐行初心使命,干群同心,上下同欲,多方協力,續寫精彩孝昌時代答卷。
三十年篳路藍縷,三十年砥礪奮進。建縣三十年來,小城蝶變,芳華蹁躚。孝昌三十年的發展建設歷程,就是改革開放的創新創業史,縣域經濟的自立自強路,人民至上的奮斗宣言書。“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回望來時路,創業艱難百戰多,展望新征途,戮力同心創輝煌,孝道昌隆,行穩致遠,大美孝昌,未來可期!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謝喬(宜昌市委網信辦)
責編:丁玥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