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郭炫龍 通訊員 童冉)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襄陽高新區被征地農民養老有保障了。”2月15日,記者從高新區社會保障服務中心了解,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契機,積極化解歷史遺留問題,讓全區被征地農民真正實現“老有所養”。2015年至今,高新區財政每年拿出6000萬元預算解決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補貼,保障被征地農民待遇發放。截止2023年1月,共預存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資金54548.30元,累計為到齡領取待遇的新老被征地農民4074人發放了被征地養老保險金14191.32萬元。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被征地農民數量逐年增加,為了讓被征用土地的農民年老后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根據省、市關于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工作要求,高新區各級社保經辦機構積極做好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工作,配合推進全區被征地農民申報納入保障范圍,保障落實待遇。
高新區黨工委帶領相關部門同志先后赴宜城市、棗陽市學習先進工作經驗,組織人員深入區鎮(辦)、村(居)基層一線實地調研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召開專題研討會破解難題,明確了對于高新區無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辦法;對于一些難以對照省、市、區文件和政策落實且征地屬實的情況,本著實事求是、尊重歷史、以人為本、解決民生、財力可行的原則予以解決。
加快項目申報是解決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重要途徑,高新區社保中心各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民生保障,緊密聯動,通過“摸清底數、并聯推進、精準發放”的工作方式,加快被征地項目申報進度,實現資金預存到位即待遇發放到位。截止到2023年1月,累計為到齡領取待遇的新老被征地農民4074人發放了被征地養老保險金14191.32萬元,其中新被征地農民1849人發放資金6336.19萬元,老被征地農民2225人發放資金7855.13萬元。
既要保障被征地農民待遇發放,還要解決被征地農民再就業問題,高新區人社部門每年通過舉辦各類招聘會,積極為被征地農民提供就業咨詢、就業指導、就業培訓、職業介紹等服務,將促就業與保民生緊密結合,將被征地農民轉化為新時代產業工人。同時,開設“零工驛站”和“零工市場”,完善零工服務平臺,滿足被征地農民中老年群體靈活就業需求,提高收入水平。
積極做好被征地農民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工作,確保這一群體基本生活有改善,長遠生計有保障,更大程度的提升轄區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