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資料圖)
進價2.69元/瓶(100片)的布洛芬片,拆零出售的價格折合283元/瓶,超出百倍,是之前售價的18.9倍——因涉嫌哄抬價格,浙江溫州龍灣區一家中草藥店12月20日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查處。(據12月22日澎湃新聞)
南寧相關藥店的布洛芬片惠民藥袋(圖源:南國早報)
這則消息,讓人看到了這家藥店布洛芬片真實的價格,他們在12月之前進的貨,進價在2.67-3.2元/瓶,最后漲著漲著,就賣到了283元一瓶,是進價的百倍左右。
我們看到,他們賣出這樣的高價,方式就是“拆零”。原銷售價格為15元/瓶,先以85元賣50片裝,之后漲到85元30片裝。如果市場監管部門再不立案調查,他們是不是要上天了?就是按照以前15元/瓶的價格來賣,利潤率也并不低,現在貪心不足,吃相非常難看!
目前,一些地方進入新冠病毒感染的上升期,對布洛芬的需求非常大,市場供應十分緊張,有的地方存在花錢也買不到藥的情況。這樣,就特別要注意一些藥店動歪腦筋,想方設法賣高價。
拆零出售,目前受到市民的歡迎和官方的鼓勵,因為變相起到了限購的作用,能惠及更多群體。湖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21日下發通知,鼓勵解熱鎮痛藥拆零銷售。文中還特別提醒,在拆零銷售過程中不得借機哄抬物價或變相漲價銷售。
溫州這家藥店,就是借拆零來漲價,還是一瓶,但里面的藥物片數卻一少再少。按理說,他們手上也就這點量,要是真心投放市場,早就賣完了,為什么要擠牙膏式售賣?就是為了賣更高的價格。
藥店在拆零銷售中,到底有沒有變相漲價,其實公眾心中也有一桿秤。12月22日,南國早報報道,南寧有藥房將新到貨的整瓶布洛芬片拆散開賣,每份2元、每人限購3份,每份藥袋裝5片。藥店的做法得到了公眾的理解,就是因為他們為了拆零出售,印制專用的紙袋,上面有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項等,另外也要考慮到分裝等投入人力成本等因素。再說,當前進貨的價格,與12月之前也未必是一碼事。
布洛芬片的生產廠家眾多,價格也未必一致。有沒有變相漲價,法律法規里有答案:《價格法》第十四條第(三)項“經營者不得有下列不正當價格行為:(三)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也就是說,是否達到立案調查標準,要綜合前后具體情節來看。
“寧愿藥柜蒙塵,不愿百姓生病”。疫情是一面鏡子,能照出誰是妖魔鬼怪。前段時間,有藥店出售連花清瘟,竟然搭售數百元的其他藥品。這不是為了自己多賺錢,希望群眾多得病嗎?藥店雖是市場主體,要講經濟效益,但也要受到法律法規的制約,不可妄為。
21日,湖北江陵縣有藥店組織40多位員工,將采購來的4800片布洛芬分成了400份,每份12片,剛好可以供患者吃3天,然后免費送給市民,就受到了群眾的高度贊揚。
藥店的生意來自生活圈,多做善事多做好事,借機幫助了市民,自己又獲得了口碑,何樂而不為?為什么要干趁疫打劫的事情來?
當前,特殊時期當有特殊手段,對藥店的各種違法違規行為,要出重拳、下猛藥。一個事實是,如果藥店都去借機囤貨擠牙膏式賣高價,生產再多的退燒藥也到不了急需的群眾手上。
全國各地相關藥品生產廠家,正在加班加點生產相關藥品,如何暢通環節,讓藥物盡快到最需要的人手上,不給妖魔鬼怪攔截牟利的機會,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打擊不良藥店,還真耽誤不得,希望各地能積極作為。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