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資訊頻道 > 國內 > 正文
“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走進陳策樓村,書法家們現場為村民潑墨揮毫
2022-01-18 13:40:45 來源:荊楚網 (湖北日報網) 編輯: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鄭能新、賀想、吳迪)1月16日上午,全國紅色美麗村莊——黃州區陳策樓鎮陳策樓村黨群服務中心,喜氣盈盈,暖意濃濃。村民們滿心歡喜地圍在書法家桌前,挑選自己喜愛的“福”字和春聯。“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黃岡市書法惠民寫春聯、送萬福活動在這里舉行。

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陳策樓村是黨的一大代表、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潭秋烈士的故鄉。在革命戰爭年代,全村有14位烈士為中國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新中國成立后,陳策樓村人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矢志艱苦奮斗,勇于開拓創新,改變了貧困落后的面貌,實現了富民強村的奮斗目標,正在向鄉村振興的征途邁進。

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為緬懷革命先烈,表現陳策樓村的建設發展成果和村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激發愛黨愛國愛家鄉情懷,為加快鄉村振興凝心聚力,黃岡市直駐陳策樓村工作隊和市文聯、市書協把“2022年書法惠民活動走進陳策樓村”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精心組織。陳策樓村黨支部、村委會高度重視,專門對接和安排布置。

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今年80多歲的陳志高老人早早來到現場,等候書法家們開筆。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徐世國介紹,老人家是葡萄種植能手,不僅自己富了,還通過傳授葡萄種植技術,帶動村民致富。

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黃岡市書協主席高嵐聽完介紹后即興揮毫,為他寫下“脫貧致富科技引路,改天換地技術當先”的聯語。陳志高老人接過春聯,伸出大拇指一個勁地夸獎:“好字好聯,我一定要好好珍藏。”

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陳策樓村人以耕讀傳家,文化底蘊深厚,村民們對手寫春聯情有獨鐘。不一會兒,若大的院子里站滿了人。陳訓金、肖德梅、段志國、孫宇明、王紅林、陳忠文、陳平、楊文斌、吳迪等藝術家們凝神動筆,揮毫潑墨。“英雄故里名樓勝地千秋景,美麗鄉村碧水青山四季春”“國富家富鄉村富九州皆富,山新水新天地新萬象更新”……貼切的話語,不同的藝術風格,贏得村民嘖嘖稱贊。淡淡墨香散發著濃濃的年味兒,吉祥的話兒把暖暖的祝福送到群眾心里。

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在3個多小時的活動中,書法家們共為村民書寫春聯和“福”字300余副。市文聯副主席鄭能新、徐列星,四級調研員黃愛軍和全體機關干部,市文旅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徐迎也來到現場,與村組干部一起做好組織服務工作。

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省書協顧問、市書協名譽主席童德釗參加省文聯、省書協送春聯活動后,專程趕到活動現場。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陳文勝請童德釗老師為村黨群服務中心大樓寫一副春聯,童老師欣然應允,揮筆寫下“紅色搖籃振興鄉村謀善政,清風拂竹高懷社稷計為民”,引起全場熱烈掌聲。

現場留影。通訊員 供圖

黃岡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秦龍志說,組織書法家到農村開展書法惠民活動,是文聯“文藝潤鄉村”活動的重要內容,在陳策樓村開展寫春聯、送“福”字活動,對傳承紅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具有積極意義。他進一步表示,將組織更多的書法家走進鄉村、走進社區,開展文化惠民服務。

關鍵詞: 文聯 黃岡市 書協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