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資訊頻道 > 關注 > 正文
紅網數說丨“小黃花”蘊含“大經濟” 湖南油菜花創造500億產值|環球短訊
2023-03-28 09:50:37 來源:紅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油菜花兒開,三湘等您來”,三月的湖南披上了金黃色的外衣,油菜花在風中搖曳,為春日添上了一抹明媚的色彩,更為瀟湘大地打開了千億產業的大門。

湖南的地理和氣候都十分適合油菜生長,是全國油菜生產的主產區和優勢區,清代就已普遍種植。湖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將油菜納入十大農業優勢特色千億產業進行重點培育,如今湖南油菜面積多年穩居全國第一,全省已基本形成洞庭湖區、大湘西山區、湘東中南丘陵區三大油菜主產區。

近年來,湖南省農業農村部加大資金支持油菜生產,充分利用冬閑田發展油菜生產,湖南省油菜種植面積五年間持續增長。

小小油菜利用好益處多多,開花能賞玩,結籽能榨油,油菜籽精加工后可以產生菜餅、菜粕、菜蛋白、有機肥料等。因此,油菜兼具油、菜、花、蜜、茶、肥、等多維度利用價值。中國食用植物油行業的品種主要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以及芝麻油、油茶籽油等,其中菜籽油在食用油消費結構中僅次于豆油。

近年來,湖南大力推行稻油輪作,利用冬閑田種植油菜,在四川、湖北、湖南、安徽、貴州等油菜籽生產大省中,湖南省2020年油菜籽產量排名第三。

湖南作為油菜種植大省,在供應著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所需。2022年湖南省油菜籽產量較2018年增長了19.6%。2022年,全省規模以上油脂加工企業發展到292家,油菜全產業鏈產值約500億元。

油菜花產業對于增加農民收入、推進綠色興農、助力鄉村振興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從湖南省內油菜播種面積的分布情況看,各市州均有種植,以湘北和湘中地區為主要種植區,其中常德、衡陽、益陽、岳陽、懷化等排前五位的市合計油菜播種面積占全省的比重達64.3%。湖南常德有著“魚米之鄉,洞庭糧倉”的美譽,擁有8個油料生產大縣,油菜種植常年穩定在440萬畝左右、年總產57萬噸以上,面積和產量均居全省第一。

“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鄉村振興的內容,抓好油菜產業發展,需要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提升鄉村多元價值。圍繞一方方油菜花田,開展一系列鄉村旅游活動,讓游客賞花的同時體驗當地特色文化,農民的口袋就會跟著富起來。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湖南油菜花節6個會場,常德市、衡陽縣、茶陵縣、武岡市、君山區、雙峰縣六地累計接待游客超800萬人次,帶動旅游及綜合收入40億元以上。

油菜花開春光好,鄉村振興活力來,小小黃花綻放“美麗經濟”。湖南糧、湖南油將從田間地頭走上更多家庭的餐桌,讓金黃的油菜花在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