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弊鳛楸U厦裆?、促進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民營經濟迎來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民營企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當前經濟持續恢復、呈回升態勢,如何看待今年的總體走勢?如何在各自的行業勇毅前行?《人民日報》約請多位知名民營企業負責人,共話信心之源、發展之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相關鏈接:人民網《對話企業家》“百家企業談信心”特別策劃
■ 百度深耕國內人工智能市場多年,對于人工智能將給中國經濟帶來的長期增長,我抱有極大信心
■ 隨著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大規模的創新成果必然會在中國持續涌現
■ 當下,我們最重要的是拼創新、搶機會,不抱怨、不躺平,通過各行各業的智能化改造來提升效率,推動增長,把信心傳遞給每一個人
2023年,是全力拼經濟的一年。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都非常關注經濟增長。
技術創新驅動增長。下一個驅動大增長的技術創新是什么?我認為,是人工智能。
過去一年,無論是技術層面,還是商業層面,人工智能都有了很大改變。技術層面,人工智能從理解內容,走向了自動生成內容,包括用于作畫、圖文、視頻等多類型的內容創作;商業層面,在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等領域的進展明顯。
未來,人工智能將如何改變工作和生活?我們充滿期待。有機構預測,到2030年,人工智能軟件可能產生高達14萬億美元的收入和90萬億美元的企業價值。百度深耕國內人工智能市場多年,對于人工智能將給中國經濟帶來的長期增長,我抱有極大信心。
當前,我國經濟恢復仍面臨挑戰,但路是人走出來的。中國有足夠多的技術應用場景,有全球最完備的產業體系,有不斷完善的新型基礎設施,有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技術人才,隨著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大規模的創新成果必然會在中國持續涌現。
中華民族有著優秀的傳統文化,只要有機會,我們就會去提升自己、發展自己;我們非常勤奮,不怕吃苦,總想盡力讓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我想,這也是中國經濟韌性十足的一個關鍵因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讓我們信心更足。當下,我們最重要的是拼創新、搶機會,不抱怨、不躺平,通過各行各業的智能化改造來提升效率,推動增長,把信心傳遞給每一個人。
【相關閱讀】
京東首席執行官徐雷:在煙火氣中感受經濟活力
小米董事長雷軍:今年是爭創一流企業的機遇之年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市場為我們搭好大舞臺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消費升級帶來發展底氣
伊利董事長潘剛:消費市場機遇在增多
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經濟全面復蘇勢不可擋
(責編:楊曦、陳鍵)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