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陽,年味漸濃。1月9日,記者來到桑植縣劉家坪白族鄉新陽村,房前屋后綠樹掩映,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進村公路全部鋪上瀝青,寬闊平坦;一棟棟白族民居外立面經統一改造,美輪美奐;初現雛形的紅色文化產業園,施工人員正在忙碌……
來到村里的“紅軍灶”特色餐飲體驗點,69歲的彭元生正在“生態菜園”里忙活。“白菜、蘿卜長勢喜人,茼蒿、香蔥也很不錯!”他樂呵呵地對記者說。
(資料圖片)
“兩個孩子已經成家立業,都在城里買了房。我在‘紅軍灶’餐廳做幫工,1個月工資1800元,雖不算多,但也夠花。”彭元生對現在的生活很是滿足。
2018年,湖南省軍區籌措資金,與當地有關部門合作,在新陽村打造“紅軍體驗營地”,看上了彭元生家的老房子,將之改造成“紅軍灶”特色餐廳。
“剛開業的日子,生意十分火爆。”當時的熱鬧情景,至今讓彭元生興奮不已。除了每年收取租金外,彭元生還在“紅軍灶”做幫工,幫忙種蔬菜、搞衛生、守房子,這一塊每年純收入有2萬多元。
村黨支部書記劉開榮告訴記者,這幾年,當地黨委政府支持,以及桑植縣委辦和長沙縣駐桑植工作隊的幫扶,新陽村通過發展紅色旅游,已成為周邊頗有名氣的“明星村莊”。去年,村里好事連連,獲得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500萬元支持,50戶白族民房進行風貌改造,別具民族風情,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紅色旅游的根基打好了,新陽村在奔向鄉村振興的大路上更有底氣。村里大力發展綠色種植、生態養殖,成立臘味產品加工基地,持續帶動旅游服務、農產品銷售和臘味加工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也帶動村民就業,促進村民增收。截至2022年底,新陽村“紅軍體驗營地”接待游客超過23萬人次。
游客多了,返鄉創業的村民也多了。53歲村民劉開泉長期在廣東做服裝生意。2017年,看到村里旅游風生水起,她和丈夫回村搞起了養殖,現已成為當地有名的養殖大戶。
“這兩個月夜里也不敢睡實,挺累,可是心里暢快呀!”劉開泉最近賣了40多頭大豬,收入10多萬元,豬欄還有100多頭小豬,夫妻倆晝夜照應,滿臉疲憊,臉上卻笑開了花。
“村里通過發展紅色旅游、餐飲及養殖等集體經濟項目,去年村集體收入達到35萬元。”駐村第一書記陳湘告訴記者,這兩年,疫情影響了新陽村旅游收入,但新陽村人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村里即將完工的紅色文化產業園項目,將和周邊的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賀龍故居等景區相互映襯,成為又一觀光景點。
“紅色文化產業園建設項目穩步推進。目前,環村馬拉松、自行車賽道建好了,生態菜園種菜了,風貌民居改造了,生態停車場基本建成,預計3月完工;垂釣園、烈士陵園建設也在加快推進。”陳湘滿懷信心地說,“就等春暖花開,紅色旅游紅火起來,新陽村會越來越好!”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
頭條
- 新春走基層丨-20℃衣服被打濕又凍硬 這群“火焰藍”守護著百姓平安年-當前熱訊
- 環球快報:暖心!孕婦鞋帶散開沒法彎腰 乘務員蹲下幫忙系鞋帶
- 環球微速訊:2023,中國宇航發射首秀成功!長七A送實踐二十三號衛星飛天
- 春節臨近 中國各地年味漸濃消費旺_全球報道
- 2022年12月中旬,北京迎來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快遞小哥、外賣騎手堅守一線,保障城市運轉——寒冬里的溫暖配送
- 每日精選:東北乘務員小姐姐魔性說春運
- 制定配套旅游方案,期待提振相關行業,多國準備接待中國旅客
- 專訪:中國調整防疫政策將更加有效應對疫情挑戰——訪巴基斯坦公共衛生專家比拉勒·艾哈邁德_最新
- 【全球聚看點】中國旅游業復蘇勢頭明顯(專家解讀)
- 德媒:對德國經濟來說,沒有中國可不行_全球今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