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海日報報道,近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021年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結果,廣西北海市在97個地級以上全國參評城市中脫穎而出,以總分92.66分的成績,排名全國第五,在廣西8個全國提名城市中位列第一,是全區唯一得分90分以上的城市,成功躋身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第一方陣。
來源:北海日報 許振國 攝
報道還稱,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中,北海市以總分97.40分排名全國第十,創歷史新高。此外,在去年自治區文明城市年度測評中,北海市在14個地級城市中排名第一,連續兩年拔得頭籌,領跑全區。
北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志在必得”
北海市如何獲得全區第一的成績?
據北海日報報道,北海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志在必得”寫進了黨代會報告。
創城中,北海市制定了督查制度、聯席會議制度、創城“紅黑榜”制度,實行創城“十條獎懲考核辦法”,整合多方力量推進環境秩序治理;多舉措壓實單位創建責任,合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實現創建效果的持續提升。
為著力解決城市建設管理中的突出問題,北海市先后實施了文明城市建設“十大提升工程”和專項整治攻堅大行動。
今年,北海市將持續推進補短板工作,投入1.2億元改造286個“三無小區”和337個老舊物業小區,投入8000多萬元改造117條背街小巷,投入1000萬元改造17個國有市場。
創城中,北海市堅持“紅色”引領、榜樣帶動、示范爭先。先后有17人入選“中國好人榜”,2人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9人被評為自治區道德模范,163人被評為市級道德模范;420人獲評為市級以上勞動模范;200多戶家庭被評為市級文明(最美)家庭。
而全市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校園等先進示范單位,深入開展“解決老百姓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行動”,累計接辦群眾“急難愁盼”事項6萬多件。
創城工作中,各級部門之間加強聯動合力,開創“全域共建”模式,積極破解各類城市管理難題。如開通北海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推動部門聯動解決問題;搭建智慧執法指揮平臺,推動綜合執法智慧化。
去年,北海市1560支志愿服務隊伍活躍度在廣西排名前列,打造志愿服務項目19026個,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464個。
北海在此次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中取得佳績,是全市上下高度重視、共同奮斗的結果。
本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廣西8市9縣獲提名
2021年1月,中央文明辦確定第七屆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廣西有8個地級市、9個縣(縣級市)獲得提名。這些獲得提名的市縣,踏上新一輪創建全國文明城的征程。
2021—2023年創建周期廣西獲得提名的市縣包括:
地級市:北海市、貴港市、河池市、賀州市、來賓市、柳州市、梧州市、玉林市
縣級:巴馬瑤族自治縣、扶綏縣、橫縣、鹿寨縣、馬山縣、蒙山縣、平果市、天等縣、興安縣
在本輪創建全國文明城提名中,廣西多個城市此前多次獲得提名,但“屢敗屢戰”,比如柳州市。
早在2002年第一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柳州市就開啟了“創城”之旅,迄今已經歷了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但每次都與全國文明城失之交臂,近20年來,柳州市初心不改,仍孜孜不倦地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而梧州市、北海市、玉林市則是連續兩屆獲得提名,再次踏上創建全國文明城征程。
桂林、北流上一輪成功入選
在上一輪的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中,廣西共有十個市縣參評,包含地級五個:北海市、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玉林市;縣級五個:北流市、鹿寨縣、蒙山縣、平果市、憑祥市。
最終,桂林市、北流市成功入選。詳情點擊:桂林、北流入選全國文明城!
全國文明城市的含金量
全國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最高榮譽,也是最具價值的城市品牌。
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是增強城市綜合實力、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式,其測評體系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內容,突顯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在構建健康向上的人文社會環境、和諧有序的社會發展環境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文明城市創建,歸根結底是為了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使人民群眾在城市建設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此外,擁有“全國文明城市”這塊金字招牌,對一個城市的榮譽、品質、宜居、招商、引資等,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