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行業標桿,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充分展現騰飛的中國經濟、崛起的民族品牌和向上的企業家精神。近日,“崛起的民族品牌”專題系列節目對話重慶合利眾恒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簡稱:合利眾恒)的總經理曾劍先生,探討激光模切領域的創新發展之路。
在當今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時代,初創企業如同雨后春筍般涌現,他們雖規模尚小,但每一個都是創新的火種,是技術革新的先鋒。在各自的領域里,他們深耕細作,用智慧和汗水不斷突破技術的邊界,推動著中國工業向更高、更遠的目標邁進。曾劍,重慶合利眾恒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正是這股磅礴創新力量中的一員。他憑借自主研發的高精度激光設備,不僅填補了當前技術和市場的空缺,更滿足了未來市場的需求,引領了一場激光工藝的革命性突破。
重慶合利眾恒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專注于激光技術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結合的創新型企業。公司依托自主研發的激光切割技術,主要進行偏光片、鋼片、碳纖維等材料的激光加工。相較于傳統CNC加工及蝕刻加工方式,激光工藝在技術指標、切割效果、加工成本等方面都具有較大的優勢。
公司以重慶為中心,輻射西南區的成都及重慶客戶,同時就近配套武漢、合肥等TFT重產業客戶,等距離配套北方及華南市場,交通運輸便利。公司工廠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體系建設完善,已完成了ISO9001質量體系、ISO14001環境體系、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公司管理及服務模式達到沿海發達地區的標準,使用自動生產管理系統及ERP自動化辦公管理系統,實現了高效、精準的管理。
在硬件設施方面,公司建有恒溫恒濕萬級無塵車間,潔凈度滿足國家ISO14644-1國際標準。生產及檢測設備齊全,同時按照生產工藝流程細化布局,進行精益管理。車間擁有1臺RTC自動分切設備、8臺半自動噴碼設備以及40臺自主研發的高精度激光切割設備,生產產能可達偏光片10kk套/月、鋼片500k/月,滿足了大規模生產的需求。
節目現場,曾劍先生向大家介紹了行業的發展前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激光技術以其高精度、高效率、無污染等特點,在材料加工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特別是在偏光片、鋼片、碳纖維等材料的切割和加工方面,激光技術相較于傳統的CNC加工和蝕刻加工方式,具有顯著的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激光切割不僅能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還能減少材料浪費和環境污染,符合當前綠色制造的發展趨勢。然而,激光加工技術在國內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市場主要被國外先進技術所占據。因此,國內企業在激光加工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突破顯得尤為重要。
談及企業的核心服務,曾劍先生表示,企業自主創新研發的激光工藝,在精密切割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在半導體顯示領域,企業成功實現了對日本和韓國原材的反壟斷。例如,在京東方的半導體顯示業務中,企業為其主要的光學材料偏光片提供了精密切割服務。此外,企業還突破了折疊手機屏幕背后碳纖維支撐面板的精密加工技術,以及云卷屏筆記本傳動結構的激光焊接技術。
目前,公司生產的鋼片和碳纖維產品,未來可應用于高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穿戴式設備等領域。這些產品先后通過了京東方、天馬、華星等國內頂尖顯示技術公司的測試,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公司當前技術已實現量產,不僅填補了國內當前技術和市場的空缺,還滿足了未來市場的需求。
談及進入行業的原因,曾劍先生表示,模切是一個傳統行業,在紅海市場中,作為一個新入者,企業選擇了激光作為突破口,實現了在模切領域的差異化競爭。傳統的模切方式主要依賴CNC(數控機床)、精密加工中心、圓刀、石刻等工具,這些裝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加工需求,但在技術指標、切割效果、加工成本等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而激光切割技術則以其高精度、高效率、無污染等特點,為模切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企業發現激光與傳統的模切場景相結合,可以開發出新的工藝,從而在紅海市場中實現差異化競爭。
目前,具備激光加工偏光片能力的公司僅有兩家,而合利眾恒的加工效果和效率優勢明顯;在激光加工鋼片領域,合利眾恒更是獨占鰲頭;在碳纖維加工方面,具備加工能力的公司僅有三家,而合利眾恒的加工效率是其他兩家的三倍以上。企業采用國內先進的自主研發高精度激光設備及生產技術,可以完成2mm以內厚度的鋼片和0.5mm以內厚度的碳纖維切割,加工精度可達到世界領先的±30um。通過強化技術,企業還突破了鋼片加工良率低、刻蝕線寬不均勻、加工邊緣不整齊等多項技術壁壘,大大提升了碳纖維激光加工的效率。
談及創新研發的價值,曾劍先生表示,企業研發的激光工藝具有顯著的價值。在復合材料加工中,邊緣失效和邊緣封閉是常見問題。傳統的解決方式是去磨邊緣,但這樣會導致邊緣破碎。而激光則是通過熱熔融反應,燒一條邊將各層燒熔在一起,形成封閉的邊緣。因此,激光的邊緣封閉比過去的破碎邊緣要好得多。在高溫高濕的信賴性測試中,水汽不易進入,從而避免了光學的失效。偏光片作為顯示中非常重要的主材,沒有它,所有的屏幕都會白茫茫一片。因此,激光工藝在偏光片加工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談及企業攻克技術難關的經歷,曾劍先生表示,企業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關,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世界五百強企業日本日東電氣。雖然日東電氣在后期跟隨企業上了四條激光裁切線,但其各項性能參數指標仍達不到合利眾恒的水平。企業堅持專業的人去干專業的事,這是企業發展的根基。
在激光切割技術領域,企業不僅實現了技術的突破,還不斷創新和拓展。除了偏光片以外,企業在折疊的碳纖維處理、SUS(不銹鋼材質)鋼片處理、電池組、新能源固態鋰電池產線等專業設備的制作方面都是開創者。企業深入了解客戶的應用需求、痛點和癢點,與產業一線緊密合作,不斷推出滿足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和服務。
談及技術型初創企業的前行之路,曾劍先生表示,中國的激光技術在世界激光技術行業中處于較高水平,但在某些戰略性新興產業中仍屬于追趕者。在這種情況下,做國產化替代成為企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企業需要從已有的美、日、韓、歐等國的市場中搶占份額,用國產化替代創造新的新質生產力。
為了了解客戶需求、痛點、難點和癢點,企業需要鉆到一線,持續性地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這些需求可能是持續性的發展性需求,也可能是改善性的需求。只有發現差異化的價值,避免同質化的競爭,才能為客戶創造價值。
企業為天齊鋰業金屬鋰產線提供的激光切割設備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去年企業為京東方做了一條中試線,今年進行改造并上量產線。這一設備不僅有助于企業打破客戶的單一化,還打破了企業業態的單一化。企業不僅做激光工藝的加工商,還成為了激光工藝的設備商。此外,企業還拓展了業務領域,從半導體顯示領域向原材領域拓展。
談及企業的價值,曾劍先生表示,作為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企業的出現讓外資原材必須回歸到與價值相符的價格水平。企業要在價格、質量、性價比上優于外資企業,為中國市場提供更多的選擇。
隨著國家政策和金融支持的力度不斷加大,企業能夠活下來并不斷發展壯大,離不開政策的特別傾斜和發力。合利眾恒的故事遠不止于技術的突破和市場的占領。自誕生之日起,企業便懷揣著追趕世界一流水平的夢想,以填補國內空白、突破瓶頸為己任。曾劍相信,只要堅持創新驅動,不斷提升技術實力和品質水平,就一定能夠在激光加工領域走得更遠、更穩、更強。
節目的最后,談及未來的規劃,曾劍表示,未來,企業希望能夠真正地去開拓更廣泛的客戶領域和業態。企業計劃將激光模切從一個新工藝變為常用工藝,從常用工藝的加工商提升為一個設備的提供商,再與原材的結合形成一個綜合體。這是企業對自己的一個目標,當然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一步一步地努力。企業要在紅海市場中求存,為自己找一個藍色創新的救生圈。
在曾劍的帶領下,合利眾恒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不斷提升技術實力和品質水平。企業將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更加務實的行動,推動激光加工技術的普及和應用,為中國工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