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農業的近代史中,為了滿足百姓對于食品量的需求,提升農產品的產量一直被當作唯一訴求。但近年來隨著經濟、物流以及農業的發展,溫飽問題得以解決,多樣化農副產品的供應讓百姓的餐桌變得豐富了起來。人們對于食品的需求從“要吃飽”逐漸過渡到了“要吃好”。
對生鮮農副產品來說,冷鏈物流一端服務農業生產,一端服務居民生活,它的高質量發展關系到促進消費升級和擴大消費、促進農業轉型和農民增收,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和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對于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底,國家出臺的《“十四五”冷鏈物流規劃》(簡稱《規劃》),對冷鏈之于農業的應用亦出了具象指導。《規劃》深刻把握冷鏈物流發展與國內消費、三農問題等的關系,從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要求、擴大內需和強大國內市場需要、保障食品安全和建設健康中國的高度出發,全局性戰略性謀劃冷鏈物流發展,進一步凸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時代背景下,冷鏈物流對生鮮農產品生產、消費高質量適配的戰略作用,也將深度推進冷鏈物流與生鮮農產品生產、流通、消費高效組織和產業鏈供應鏈全鏈條融合發展。
科學謀劃和全面重構冷鏈物流“321”運行體系。結合我國農副產品主產區、城市群都市圈主銷區和進出口口岸的空間結構,提出了建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和兩端冷鏈物流設施“三級節點”空間框架,合理優化了冷鏈物流布局發展的空間組織結構,為引導我國未來冷鏈物流產業分層、分類布局發展提供了方向引領。
自貢西南農商依托冷鏈物流網絡節點,實現了首尾“一公里”成鏈、多級冷鏈物流節點組網,提出了打造干支物流和兩端配送協同的冷鏈物流全國一張網概念,明確了串接主產區、主銷區、重要口岸的我國冷鏈物流“四橫四縱”大通道,著力推進冷鏈物流通道化、規模化、網絡化運行,加快打造要素集聚的冷鏈產業走廊,為提高冷鏈物流的網絡規模經濟效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除了《規劃》,日前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做好2022年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要求,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聚焦鮮活農產品主產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重點圍繞蔬菜、水果等鮮活農產品,兼顧地方優勢特色品種,合理集中建設產地冷藏保鮮設施,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完善服務保障機制,強化運營管理能力,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農村延伸,暢通鮮活農產品末端冷鏈微循環,為服務鄉村產業、提高農民收入、增強市場穩定性、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提供有力支撐。強調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的補助標準、建設內容、實施主體、實施區域等年度政策。
自貢西南農商以農副產品冷鏈商貿為主,打造一座包含檢驗檢疫、冷鏈物流、農產商貿、保險倉儲、精粗加工、中央廚房、大數據平臺、數字化結算平臺于一體的高標準,功能齊全的一站式商貿平臺。冷鏈供應鏈是農副產品冷鏈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優化供應鏈,對保障商品質量安全至關重要。
打造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提高農副產品的附加值。只有降低損耗,控制好供應鏈的源頭,才能保證優質農產品安全呈現在百姓的餐桌上。這背后也離不開數字技術、產業振興、鄉村治理、城鄉融合等方面的共同發力。提高專業化服務能力、優化特色商品供應鏈運行要求,精準實施分類指導,引導行業優化服務結構和提升服務水平,提高發展質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